
你可能每天都喝咖啡,但你知道咖啡放冷後為什麼變酸?咖啡渣能拿來做什麼?手沖時為什麼會有苦味?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問題,其實都藏著有趣又實用的咖啡知識。這篇文章就帶你從日常小觀察切入,一步步了解咖啡的細節魅力。
延伸閱讀:手沖咖啡酸度、甜感與苦味如何調整?影響手沖咖啡酸度風味解密
咖啡知識1|為什麼咖啡放冷了會變酸?
當咖啡冷卻後,原本溫熱時被抑制的酸味會逐漸浮現,尤其淺焙咖啡豆更明顯。這是因為溫度影響味覺感受,也與咖啡中有機酸氧化有關,冷卻後酸感相對放大,若原本萃取不均,也可能導致冷後出現異味。
咖啡知識2|咖啡渣的功用?
咖啡渣具有吸濕除臭效果,可用來放進鞋櫃、冰箱或汽車中除味;也能當天然肥料、植物驅蟲劑,甚至加入手工皂中做成去角質皂,可說是廢物利用的好幫手。
咖啡知識3|手沖時為什麼咖啡變苦了?
常見原因包含水溫過高(超過94°C)、悶蒸不當或注水速度過慢造成過度萃取。苦味也可能來自深焙咖啡豆天然的焦糖化風味。建議控制注水時間與粉水比例,找到最合適的萃取參數。

咖啡知識4|淺焙、中焙、深焙怎麼分?喝起來有什麼不同?
- 淺焙:偏酸、果香強烈、層次感高
- 中焙:酸甜平衡、堅果調性明顯
- 深焙:苦感厚重、焦糖與可可風味突出
焙度不同會影響風味、咖啡因含量與口感表現。
延伸閱讀:白金烘焙是什麼?咖啡新手最友善的選擇?低酸滑順的咖啡豆推薦
咖啡知識5|義式咖啡和美式咖啡差在哪?
- 義式咖啡(Espresso):高壓萃取,濃縮精華、厚實濃郁
- 美式咖啡(Americano):Espresso 加水稀釋,口感較淡、容量較大
義式香氣濃,美式適合長時間飲用且不刺激。
咖啡知識6|冷萃咖啡為什麼比較不苦?
冷萃咖啡是以冷水長時間(約8~12小時)萃取,萃取率較低,因此苦澀物質(如單寧酸)溶出少,酸感柔和、口感滑順,非常適合怕苦的人飲用。

咖啡知識7|喝咖啡會利尿嗎?
會的,咖啡因具有輕微利尿作用,但也因人而異。正常攝取下,對健康無虞。但空腹飲用過量,可能造成胃部不適或心悸。
咖啡知識8|咖啡粉該怎麼保存才不會走味?
建議放置在密封不透光容器中,避光、避濕、避高溫。若短期飲用建議不冷藏,反覆開關冰箱會造成濕氣進入。最好一至兩週內喝完最能保留風味。
咖啡知識9|一杯咖啡的熱量高嗎?
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啡熱量幾乎趨近於 0 卡,但拿鐵、焦糖瑪奇朵、風味咖啡等加了牛奶與糖漿,熱量可能高達200~400卡,減重者需特別注意。
咖啡知識10|什麼是單品咖啡?跟混合豆有什麼差別?
單品咖啡指來自單一產區或莊園、未混合其他品種的豆子,風味純粹、層次清晰;而混合豆(Blend)則為多產區豆子調配,風味平衡,常見於連鎖咖啡店。
延伸閱讀:濃縮咖啡是什麼?想了解濃縮咖啡是什麼?必讀義大利咖啡文化起源
FAQ|常見問題
不一定苦,但確實會風味退化。放久的咖啡氧化加速,可能會出現酸澀味或異味,建議沖煮後 30 分鐘內飲用為佳。
會,尤其是下午4點後攝取過多咖啡因者。咖啡因代謝時間平均為4~6小時,睡前建議避免攝取。
若豆子品質好,濾掛包裝完整(如氮氣保鮮),風味差異其實不大,手沖較具調控空間,濾掛則勝在方便與穩定性。
空腹飲用、過量飲用或深焙刺激型咖啡,可能對胃較敏感的人造成不適。建議飯後或搭配食物飲用,控制每日總量在300mg咖啡因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