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處理
聽到「蜜處理咖啡」,你是不是以為是把咖啡豆拿去泡蜂蜜?其實完全沒加糖沒加蜜,這個「蜜」,指的是果膠黏黏的甜感發酵。蜜處理(Honey Process)是介於日曬與水洗之間的一種咖啡豆處理方式,風味平衡、層次豐富,難怪這幾年在咖啡圈超紅。
蜜處理簡單來說,就是:
不像水洗處理那樣完全洗掉果膠,也不像日曬處理保留整顆果實發酵。蜜處理保留了一點甜、一點果香,整體風味自然又討喜!
蜜處理其實有分「顏色等級」,依照保留果膠的多少與發酵時間長短,主要分成:
處理法 | 果膠保留量 | 發酵時間 | 風味特色 |
黃蜜 Yellow Honey | 少量果膠 | 發酵時間短 | 清爽、明亮、帶點甜 |
紅蜜 Red Honey | 中度果膠 | 中等時間 | 水果感更明顯、甜感提升 |
黑蜜 Black Honey | 果膠最多 | 時間最長 | 香氣濃厚、甜感強烈、層次豐富 |
顏色越深,風味越重。不過也越難處理,農民要花更多心力防止發霉。
如果你還搞不太清楚處理法差在哪,這邊幫你簡單比一下:
處理法 | 特色 | 味道表現 |
水洗 | 洗得最乾淨 | 乾淨、明亮、酸值高 |
日曬 | 果肉全曬乾 | 果香濃、甜感強、有酒香 |
蜜處理 | 留一點果膠 | 平衡甜美、有水果感又不過頭 |
想喝風味多變又不過重的咖啡,蜜處理真的很不錯!
除了黃蜜、紅蜜、黑蜜,其實還有一種更進階、更迷人的蜜處理法——葡萄乾蜜(Raisin Honey Process)。
這種處理法,是近年興起的創新變化版,特色在於:
這類處理法常見於像哥斯大黎加或薩爾瓦多的小型莊園實驗批次,風味強烈、數量稀少,是咖啡玩家的收藏級選豆。
延伸閱讀:咖啡品種是什麼?阿拉比卡、羅布斯塔、還有你沒聽過的名字!
而且不同莊園、不同處理比例,會有完全不同的風味,像在玩味覺探險一樣。
不是加糖的那種甜,而是天然果膠發酵後的「熟果甜味」,溫和但有層次。
比水洗柔和,比日曬乾淨,酸感通常明亮但不刺激,非常平衡。
蜜處理的豆子因為含糖較多,建議密封保存、避免潮濕與高溫,風味保存時間不會比水洗長。
超級適合!蜜處理豆子用手沖能展現最完整的香氣和層次,建議用中細研磨+中低溫沖煮,更能帶出甜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