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研磨
你是不是也曾有這種經驗——豆子明明挑很好的,泡出來卻酸到眉頭一皺、苦到懷疑人生?其實關鍵可能不在豆子,而是你「磨錯粉」了。
沒錯,咖啡豆研磨度會直接影響萃取速度、風味平衡、甚至一整杯咖啡的命運。這篇就來幫你搞懂研磨這件事,到底有多講究,又該怎麼選擇適合的咖啡研磨度!
咖啡研磨度就像是開水龍頭的水量大小,粉太細=流太慢,粉太粗=水過太快。如果你磨錯,很可能導致:
所以說,不管豆子多貴、手沖再講究,磨錯粉全都白搭!
延伸閱讀:手沖咖啡怎麼沖才對?一篇教會你手沖咖啡流程與水溫控制
以下是常見的咖啡沖煮方式與建議咖啡研磨粗細表:
沖煮方式 | 建議研磨度 | 粉末狀態說明 |
義式濃縮 Espresso | 非常細(像糖粉) | 幾乎像麵粉,手指一搓成團 |
摩卡壺 | 細 | 類似細砂糖 |
手沖咖啡 Pour Over | 中等偏細 | 類似砂糖 |
法式濾壓 French Press | 粗 | 類似粗鹽粒狀 |
冷泡咖啡 Cold Brew | 超粗 | 類似燕麥片顆粒 |
記得:沒有「萬用研磨」這件事,不同的沖煮器具,對咖啡粉的粗細要求也不同。
這問題很常見,其實看你是走風格派還是效率派:
若你剛入坑,建議先從手搖磨豆機入門,不傷荷包又能練技術。之後再根據喜好升級也不遲。
很多人剛開始都會問:「到底要多粗才算剛好?」其實這不是死公式,而是一邊沖、一邊調出來的。
不管你是用手搖或電動磨豆機,每次調整不要跳太多刻度。先調個一兩格,再觀察水流和味道變化,慢慢校正出自己最愛的風味。
還有一點:記錄每次調整後的效果真的很有幫助!簡單用手機筆記寫下「這支豆子用18克粉、中偏細、注水3段,風味明亮有果香」,以後想複製就很方便。
延伸閱讀:手沖咖啡溫度多少最剛好?手沖咖啡教學:從水溫到比例,一次學會
可以,但建議盡量選「少量包裝、現磨的」,風味才不會跑掉。買整包預磨可能還沒開封,香氣就飛走一半了。
建議用「手指搓粉」或試沖法感受,比死背數字來得準。
會,特別是夏天濕度高的時候,粉顆粒會吸水結塊,建議微調粗一點試試。
最懶人的方法:同一支豆子+固定一種沖法,調好一次記下來就行。換豆子或換沖法再慢慢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