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產地
你是否也曾經在買咖啡時,看著包裝上的「衣索比亞」「哥倫比亞」「瓜地馬拉」感到一頭霧水?它們其實是在偷偷告訴你——這支豆子喝起來會是什麼味道!
就像日本清酒有不同酒米、紅酒有葡萄品種,咖啡的風味也跟它的「出生地」密切相關。這篇文章就幫你用最簡單的方式,看懂咖啡產地風味,一次搞懂怎麼選。
延伸閱讀:手沖咖啡怎麼沖才對?一篇教會你手沖咖啡流程與水溫控制
因為咖啡跟葡萄一樣,是會「吃土」的植物。不同國家的氣候、土壤、海拔與處理法,會直接影響咖啡豆的酸甜苦平衡、香氣層次與口感結構。
簡單來說:
延伸閱讀:不是越熱越好!溫度沒對風味天差地遠?教你掌握手沖咖啡溫度
咖啡產地 | 風味特點 | 推薦原因 |
衣索比亞(耶加雪菲、古吉) | 花香、果香、茶感、酸甜清爽 | 精品咖啡入門首選,風味細緻有記憶點 |
哥倫比亞 | 堅果、焦糖、太妃糖、柑橘香氣 | 酸甜平衡、不容易出錯,百搭產地 |
瓜地馬拉 | 焦糖、可可、香料感、乾淨明亮 | 層次豐富、風味均衡,新手友善 |
巴西 | 堅果、巧克力、奶油感、低酸感 | 厚實順口,適合不喜歡酸味的人 |
印尼(曼特寧) | 苦韻明顯、土壤香、草本、濃郁厚重 | 喜歡深焙感、奶類咖啡的首選 |
適合喜歡清爽、果茶系的你,推薦淺焙或日曬豆。
中焙水洗豆最容易駕馭,適合日常手沖或美式。
中深焙或深焙豆適合加奶拿鐵、摩卡壺等濃郁型飲品。
延伸閱讀:手沖咖啡也能像果汁般清爽,關鍵不是豆子,是沖泡手法!
推薦咖啡產地 | 建議烘焙度 | 適合沖法 |
衣索比亞 耶加雪菲 G1(日曬) | 中淺焙 | 手沖、冷萃 |
哥倫比亞 Huila(水洗) | 中焙 | 手沖、美式 |
瓜地馬拉 安提瓜 花神(水洗) | 中焙 | 手沖、美式 |
巴西 Cerrado 日曬豆 | 中深焙 | 義式、拿鐵 |
印尼 曼特寧 | 中深焙 | 摩卡壺、義式濃縮 |
延伸閱讀:咖啡粉粗細有多重要?手沖咖啡風味的隱藏關鍵就在研磨度
你不需要成為咖啡專家才能喝出好味道,只要從咖啡產地開始了解風味,就能讓你在選豆時不再盲選亂猜,每一杯都像是旅行中遇到的驚喜。
從耶加雪菲的花香,到哥倫比亞的太妃糖香氣,再到曼特寧的濃厚口感,這些不只是咖啡,更是全世界風土的縮影。今天,就從你手上的那杯開始,開啟你的咖啡文化地圖吧!
不用!你只需要記住「你喜歡什麼風味」,然後對照產地特性即可。喜歡酸 → 衣索比亞,喜歡厚重 → 巴西、印尼,抓出方向就夠了。
因為藝伎品種本身稀有、種植難度高,且通常種在海拔高風味細膩,價格自然水漲船高。不一定要喝藝伎,但可以當作學習標竿。
單一產地(Single Origin):風味純粹、具辨識度
配方豆(Blend):風味平衡、適合日常飲用 新手兩者都可以嘗試,但建議從單一產區入手,比較容易理解咖啡的風味來源。
會!像是衣索比亞就有耶加雪菲、古吉、西達摩等,每個地區風味都不同,所以產地只是第一層線索,進階可再看莊園、處理法與品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