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風味輪 風味輪 風味輪是什麼 風味輪怎麼看 風味輪怎麼用

你是不是曾經在咖啡包裝上看到「花香、莓果、堅果、柑橘」這些描述,然後心裡默默想:

「這不是咖啡嗎?怎麼喝起來像水果盤?」

沒錯,精品咖啡的世界早就不只停留在「苦」和「濃」的層次,現在,一杯好咖啡可以像紅酒一樣,擁有豐富而多層次的香氣與口感
而這一切,靠的就是一張神秘又實用的工具:咖啡風味輪(Coffee Flavor Wheel)

今天就讓我們從頭解析這張風味導航圖,看看怎麼用它找出你喜歡的咖啡味道,甚至說出「這杯有鳳梨配茉莉花尾韻」這種咖啡達人用語也沒問題!

延伸閱讀:花香咖啡豆推薦|藝伎咖啡 VS 耶加雪菲 誰才是最具花香之王?

一、咖啡風味輪是什麼?

咖啡風味輪(Flavor Wheel)是一張圓形圖表,將咖啡常見的香氣與風味按照層次與關聯進行分類與視覺化排列。它最早由美國精品咖啡協會(SCAA,現 SCA)於 1995 年發表,後來在 2016 年與感官科學機構合作,重新設計成現在大家常見的版本。

簡單說,它是咖啡界的「味覺指南針」,讓你能夠更清楚、有邏輯地描述咖啡的香味與口感。

延伸閱讀:為何某些手沖咖啡喝起來像茶?如何沖煮出帶有茶感的咖啡?

二、咖啡風味輪怎麼看?三圈解構法

咖啡風味輪通常分成三層,從內到外風味越來越具體:

1. 第一圈(中心)— 風味類別大分類

  • 水果類(Fruity)
  • 花香類(Floral)
  • 酸質(Sour / Fermented)
  • 甜味(Sweet)
  • 烘焙香(Roasted)
  • 香料(Spices)
  • 堅果 / 可可(Nutty / Cocoa)
  • 其他(Other)

這一層幫助你快速定義咖啡整體的主調方向。

咖啡風味輪 風味輪 風味輪是什麼 風味輪怎麼看 風味輪怎麼用

2. 第二圈— 次分類細化

這層提供更具體的類別,例如「紅色水果」、「熱帶水果」、「柑橘類」或「黑巧克力」、「焦糖」等,讓你縮小判斷範圍。

咖啡風味輪 風味輪 風味輪是什麼 風味輪怎麼看 風味輪怎麼用

3. 第三圈(最外層)— 具體風味詞彙

這就是你在咖啡描述中看到的那些神秘詞彙:
茉莉花、藍莓、葡萄柚、蜂蜜、榛果、煙燻木頭

咖啡風味輪 風味輪 風味輪是什麼 風味輪怎麼看 風味輪怎麼用

透過練習與比對,你就能逐步將這些風味詞彙納入味覺資料庫,喝咖啡不再只是「苦不苦」,而是「這杯有檸檬香氣、白花感、尾韻像伯爵茶」。

延伸閱讀:精品咖啡豆推薦:從果酸到醇厚 最適合手沖咖啡精選單品推薦

三、咖啡風味輪怎麼用?從喝到說的三步驟

Step 1:聞香與口感初判

喝一口咖啡,先注意第一印象的香氣與口感,是酸感?苦感?甜感?還是某種香料氣息?

Step 2:對應風味輪分類

根據你的感覺從中心往外找,假設你喝到像水果的酸感,那就找「Fruity」→「Tropical Fruit」→「Pineapple」這樣的路徑。

Step 3:記錄風味與調整感官

用風味輪練習越多,你越能精準描述一杯咖啡的風味,也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風味類型。

常見問題 FAQ

一定要很會喝咖啡才能用風味輪嗎?

不需要!風味輪就是給新手練習用的,只要多喝、多比較,就能逐漸理解每個風味分類的意義。

為什麼我喝不出風味輪上的味道?

這很正常。每個人的味覺敏感度不同,也和你平常的飲食經驗有關。多聞、多記錄、多喝不同豆子是關鍵。

哪種咖啡豆最容易喝出風味?

建議從淺烘焙的藝伎、耶加雪菲、哥斯大黎加紅蜜處理豆開始,這些豆子通常花果香明顯,適合訓練味覺。

市售咖啡包上的風味描述是真的嗎?

通常是根據專業杯測師的感官評估寫的,具有參考性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喝出一樣的味道,感受也會因沖煮方式而異。